`

何为“更好的足球”?以现代足球为核心的对比探讨

2017/10/15 6:31:19 sports8.net 互联网

编者按:人们眼中的“好的足球”有着不同的标准,大多数人相对更欣赏那些赏心悦目的个人技巧和行云流水的团队配合。而与此同时,很多人认为倡导防守是一种肮脏而且“反足球”的方式。那么真的只有进攻才是美丽的吗?本文作者杰米-汉密尔顿就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一名教练。

金钱是能够“买”来高水平的。在足球的世界里,“水平”这个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个球员的那些可以通过数据测量出来的个人表现。比如说进球数,完成的传球数,贡献的助攻数,做出的拦截次数等等,不胜枚举。

随着足球分析进一步地向着进阶数据模型开发的领域发展,越来越多的进阶数据统计可以以更为细微的方式对球员们的表现进行测量和评估,球员们在场上的贡献也可以用更为详细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说一名前锋的进球数是否胜过其期望进球数?比如说一名中场球员在拦截对手的传球后转换成反击进攻的比率有多少?类似的问题对于全世界各家俱乐部的球探系统来说都是正在研究或是应该去研究的。这当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它们的结论往往会决定俱乐部们的转会资金流向何处。所以说金钱是能够买来高水平的足球的,对吗?

然而问题是,尽管我们如今对于足球比赛有着很多很多的理解,但我们似乎在球场上太过于关注“皮球”本身了。几乎所有的相关统计都是基于球员的有球动作,他们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触球,从而在对应的统计上有所记录。根据法甲赛场的统计,如今一名球员每场比赛的平均控球时间只有53.4秒,比起长达90分钟的比赛时间,球员们有球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因此他们对于比赛的贡献亦有很多是在有球情况之外的。

如今对于分析师、球探以及球员招募人员而言,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球员们在场上的无球跑动情况开始变得越发重要,但它却十分难以用数据来测量或描述,而这个问题如若解决将会开启一个足球战术理论的新时代。当然,针对一名特定的球员,也有像“跑动距离”或“冲刺次数”等数据统计,不过遗憾的是这些数据在没有具体情境的支撑下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球员们在场上跑动的意愿情况而已。当然了,尽管现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但每一名职业球员都应该有足够的跑动意愿。

尽管对于跑动方面的数据统计要比一些跑步应用的测量数据更有价值,但它们通常也因自身缺乏直观性而难以测量。比如说“对方失误后向球冲刺的比例”就会让寻找那些乐于反击的球员的教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防守时左边后卫和左中卫间的平均距离”则对于招募球员时评判他们在球队收缩防守是否具备很强纪律性有所帮助。

在《数字游戏(The Number Game)》一书中,克里斯-安德森和大卫-萨利有过如下推论:“一粒进球当然要比不进球更好,因此1>0,但零封对手要比只进一个球更具价值,因此0>1。”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它佐证了球员们在无球状态下的数据统计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无球动作大多都是球员在防守时才会做出的。当完成一次铲断或是拦截后,球队就不再处于防守的状态,而是开始进入到转换进攻的状态。对于一支球队的防守来说,它都是由每个球员在无球状态下所做出的防守动作的复杂结合体,然而比赛中的无球防守动作却没有直接而鲜明的效果,因此它相对而言很难被观察,也就很难被直观地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但每一个防守动作都是对于防线的一次保护,尽管它看上去不显眼,但却都是在试图最小化对手转移球的威胁程度。

无球状态下的防守动作绝对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根据安德森和萨利的观点,在成功的战术布置下,零封对手是要比乌拉圭著名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比作是“足球运动里的高潮(soccer’s orgasm)”的进球更具价值。然而这种价值观却并没有体现在球员转会市场上。我们依旧会习惯性地遵循长久以来所坚持的价值观,比如说关注进球、助攻、传球。甚至是那些如花架子般的假动作似乎也能为增加一名球员的转会价格。你大可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德尼尔森效应”。当然了,像善于做假动作的这种特质的确是一名球员身价提升的一个因素,但关键在于人们在评判一名球员的身价时这种特质不应该胜过球员们的那些无球状态下的表现。你需要一位赛季20球水平但却在防守方面毫无建树的射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俱乐部应该会签下像伊布这样的球员。

(图)像伊布这样的球员并非适合每支球队

像伊布这样的球员的确能很大地帮助球队的进攻。他有着显赫的进球纪录,一连串的联赛冠军也佐证了这一点。他同时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个人技术,这也令无数的球迷在每个周末都对他的表演如痴如醉。然而除了一些特定的欧洲豪门之外,像伊布、梅西、C罗等一些顶级球员对于其他普通球队而言是无力承受的。

金钱的确是能够买来高水平的,而这种水平是定义在“有球情况”下的。正因为如此,那些在有球状态下最为出彩的球员总是能够去到豪门俱乐部。他们会得到更好的薪水,享受更好的训练设施,生活在更具魅力的城市,有更大的几率完成一个荣耀满身的职业生涯。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是他们所应得的。欧洲足坛对于具备控球天赋的年轻球员们有着很强的偏爱,这也蔓延到了全球范围。而豪门往往是最后的赢家,他们可以凭着一次次引进这种“高水平”球员来令球队获得质的飞跃,从而保持昌盛的状态。在这期间,数以千万计的英镑、欧元或是美元会一次次在若干个银行账户间流转。没错,金钱决定一切,金钱带来的是高水平的足球。

这种依靠资本带来的垄断很难被挑战,更不要说推翻了。而好消息则是在这种新自由主义模式下依旧有球队做着抵抗,并将自己的名字书写进胜利者的史册里。无论对于那些财政状况一般的球队而言还是对于那些渴求梅西般控球天赋但却始终不可及的球员来说这都是好事,因为这种“抵抗”的关注点并非更多地关注球员们的“有球”状态。

【球队政治学:从皇家马德里说起】

对于那些“无产阶级”来说,这是否到了拿起武器从贫民窟等地涌入协和广场,将断头台推出来,从而开启一场大革命的时候了?当然并不完全是这样。现实情况是,尽管有人会哀叹这种垄断的行为让足球开始失去乐趣,但至少它是合乎情理和法律的。

也许会有人觉得曼苏尔酋长麾下的曼城与那些凭着底蕴和地理优势称霸的俱乐部相比显得有些脱节,这位来自西亚的土豪在降临曼彻斯特之后,他和他的家族看上去就像在玩现实版的足球经理游戏一般。有人可能会很难认同纳赛尔和阿布拉莫维奇们的做法,他们麾下的俱乐部及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但当地球迷们却很难继续承受价格高昂的球票,球场内的氛围也不再那么“接地气”。

球迷与球队老板间的差异当然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各股东与球队主管们的存在的意见不符也是司空见惯。从本质上讲,驱使球队内部组织结构和阶级层次利益冲突是政治。翻遍全世界的媒体,对于社会组织内部多种意识形态的讨论总能占据头条或是专栏的位置。一个人的政治观是受到他的“道德指南针”影响的,在充满虚伪和矛盾的人生迷宫中,到处都是陷阱和伦理难题,而这个指南针正是指引我们方向的。如果说一个人在社会组织内所处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话,那么足球何尝不是一个极好的社会缩影?一群人因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赢得比赛。当然,伟大的荒诞派作家加缪就曾说过:“足球教给我们道德和责任。”

生活不在于它赢得什么,而是在于它如何存在。但另一方面,足球则是完全关乎于胜利的。简单来说,足球运动的目标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得分超过对手。如果你不是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就可以确定你踢得并不好。而你选择何种方式来时间这一目标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为了实现目标,你要如何组织你周围的“小社会”?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图腾出发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倾斜的天平上,你的选择就将决定这个“小社会”看上去将会是怎样的。它是否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平权平等分配财富下的工人合作模式,还是说它会更像新自由主义那般强调特权和富裕程度是要依据一个人的位置而定的?也许介于这两者之间才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关于巨大而微妙的政治派别选择的简单描述。每个派别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不同而有其特定的准则。无论怎样,至少将一支球队比作一个以特定政治派别结盟而形成的社会不失为分析球队在场上如何比赛的一种方式。举例来说,皇马的“银河战舰”战略就很明确地将个人主义视为其核心价值。众所周知,弗洛伦蒂诺痴迷于用金钱购买其所能买到的最棒的球员们,并且会聘用高水平的教练来执教他们。我们认为皇马的这种战略成功与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不过至少在他担任皇马主席期间,白衣军团已经获得了两座欧冠冠军。

弗洛伦蒂诺本人渴望球队踢出高水平足球的态度是无需探讨的。他让每件皇马球衣的背后都写上了重量级的名字,并让手下的巨星们在闪光灯下展示着这一切。他认为让这些巨星们都有足够拿球的机会,那么自然就会踢出高水平的足球。齐达内在格拉斯哥的那个欧冠决赛夜晚用左脚打出的那一记天外飞仙就是弗洛伦蒂诺巨星策略的绝佳体现。

与弗洛伦蒂诺不断购买巨星来提高水准的策略相对应的就是瓜迪奥拉时期的巴塞罗那模式了。瓜式巴萨无疑是一种整体足球理念,瓜迪奥拉为巴萨精心设计了一个战术体系,全部的球员都要按照既定的要求来执行战术和参与合作。而瓜迪奥拉的这套战术的框架和理论如今依旧存在着,它被统称为阵地战(Juego de Posición)。

皇马的方式更像是一种右派思想。它崇尚个人主义,依靠雄厚的资本在市场上购买最具价值的“商品”——这种价值是基于那些“有球”数据的:进球、助攻,传球成功率等等。瓜迪奥拉的模式尽管不一样,但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类似的。区别在于阵地战的这种战术理念更像是一种左派思想。瓜迪奥拉本人也曾说过:“我们踢的是左派足球。每个人都能做任何事情。”

尽管瓜帅模式与银河战舰战略从根本上就存在着区别,但它与许多欧洲豪门球队一样,都与银河战舰模式有着一些相通之处。比如说它们都需要从“有球”角度出发试图让自己的战术体系更具效率;都需要尽量拥有最好的“有球”球员,并以“有球”的战术理念进行比赛;都需要以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莫名冠以“好的足球”标签的方式踢球。

【足球中的左派和右派到底是什么?】

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积分榜前列的俱乐部们很显然让公众更加相信“有球”式踢法的力量。但不要被这种情况所迷惑,“有球”踢法并不代表着品味高尚。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在资本第一的年代里,强调有效控球的踢法已经开始受到球队们的追捧。这是大势所趋。最顶级的“有球”球员同时也是最昂贵的。那么对于一支预算更少但渴望击败财力强大对手的球队来说,应该如何以“有球”的踢法战胜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有球”水平的高低自然会决定胜利的归属。当然,还有一些诸如幸运之类的例外因素有时会决定一场比赛的结果,但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讲,还是实力决定成绩的好坏。

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既然当你无法以“有球”踢法战胜那些薪金总额巨大的豪门球队,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有球”踢法呢?

当这个话题出现的时候,它就变成一个关于美学的问题,即什么才是“好的足球”。什么样的足球才是球迷喜欢的?在上世纪足球的黄金时期里,那些教条而固执的足球作家、教练和球员们都认为充满魅力的美丽足球应该是建立在“有球”模式下对于传接球战术的完美执行上的。我并不是说针对“有球”模式的足球不美丽,它当然看起来很棒。巴萨在2011年于温布利大球场进行的欧冠决赛中将曼联肢解的表现看上去就像一首动态的诗歌般美妙。2012年欧洲杯决赛中,西班牙队也在基辅的那个夜晚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一般用复杂的传递拆解了意大利人引以为豪的防线。它们当然是赏心悦目的。但“有球”型球员以及他们的信徒们并非是美丽足球唯一的代言人。

对于控球踢法和“有球”型球员的痴迷使得对应技术特点的球员们的身价溢至了天文数字的级别。在这种身价的超级通货膨胀下,俱乐部们俨然将购买这类球员变成了恶性的“军备竞赛”,试图以这种方式延续他们的成功。这显然与“美丽”二字不搭边。这是疯狂而绝望的行为。足球是一项团队竞赛,这种的做法并不符合足球的规律。每支球队的首发阵容都是由11名球员组成。这11个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愿景,他们也拥有着不同的背景、家庭以及朋友,更是是有着不同的傲慢与成见。

足球的美来自于凝聚力,而不是差异性。如果首席小提琴手只顾着独奏的话,西班牙在基辅的“交响乐”不可能奏得美妙。他们是一道努力的,也有着既定的战术在做着规范。尽管即兴创作总是在扮演着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但为了能够最大化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集体原则更是必须遵守的。这就是瓜迪奥拉口中的“左派足球”。无论在是否处于有球状态,它的美丽都在于整个团队的集体贡献。

但尽管在左派足球中强调了集体的重要性,但当其最大化发挥效用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它也建立在一些球员的个人能力上。

【技巧的美学】

在教练培训网站InspireCoachEducation中,雷内-马里奇曾撰文将一种训练和教学的方式称之为差异学习法(Differential Learning,后文缩写为DL)。这个理论尽管受到了一些过往研究和理念的影响,但美因茨大学的沃尔夫冈-谢尔霍恩还是将它发扬光大,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巴塞罗那等俱乐部也有类似的做法。

谢尔霍恩主要关注的是与氛围和情境的因素。比如说为了帮助球员提高他们接球的效率,DL并不会让球员只是完成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而是让他们在多种不同的模拟情况下进行训练。在DL中,有时球员们会被要求进行5对5的小规模对抗赛,这不但会让球员们在射门、转身、接球等多种技术动作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其还会在场地规格、接球次数或是在对方限定传球次数内做出防守破坏等做出一定的设定,甚至还会模拟制造出球场的噪音。这些随机干扰(谢尔霍恩2009年相关论文中的说法)在训练中增加了球员们在场上必须需要应对的心理负担因素,其引入学习环境的目的也是为了迫使球员们犯错。在这种情境下,球员们必须重新调整自己运用各项技术的方式以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一旦他们能够更从容地做出各种技术动作或是跑位,那么这自然要比那些在相对干扰因素更小、显得更脱节的重复训练更能使球员们获得提高。

马里奇在阐述时以梅西和齐达内二人的接球技术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尽管这两名球员的接球能力都很具效率,但有很大的不同。齐达内通常更像是在跳天鹅湖一般,而相较而言梅西则略有瑕疵但却更具机动性。那么倘若你是教练的话,你会如何训练一名接球技术还不够纯熟的球员呢?在你的球员不断地进行孤立重复的训练时你会告诉他些什么?你更倾向他学习齐达内还是梅西式的接球技术?

尽管这样的问题对于那些偏爱使用孤立重复训练的教练而言显得很难回答,但它也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高水平足球秉承的实用主义中究竟应该加入多少美学的成分?以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技巧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对个人技术的一种运用。它既是主观的,也是艺术的,自然也可以是美丽的。

在足球世界里当然会有一些个人动作可以与令人愉悦的美学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是首席小提琴家美妙的独奏一样。而问题在于正如之前所讨论的那样,足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项团队运动,而那些个人的技术运用无论惊艳与否,它们与整支球队的联动和协作相比都不能够称之为更好或是更能令人满意。相信信仰所谓“美丽足球”的加莱亚诺会对此极为反对。

【温格的“主打歌”】

在2015年接受法国《队报》采访的时候,温格十分谦虚地描述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挖掘他人美丽的人。但我仅仅是一个向导,我允许其他人表现他们所拥有的。”

非常好的回答。但对于温格来说,眼前的巨大问题是他的球队无法赢得冠军。对于培育一支富有凝聚力的球队来说,尽管竞赛环境、财政状况和时间跨度都是必要的,但温格却更偏爱去买一些善于“独奏”的“大师们”,并努力将他们捏合在一起。在这种草率的处理方式下,球队最终的模样更像是《辛普森一家》中巴特-辛普森画笔下的西敏寺一样,而非一支具有整体性的球队。

马修-怀特豪斯在他的《普遍性(Universality)》一书中提及了温格治队理念的改变,这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温格是一个喜欢在比赛中取得场面优势的教练,这使得他对于技术型球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自2004年起,他开始将球队的形象和战术风格彻底革新。或许此前他都致力于打造一支以控球为基础的球队而非快速推进的球队。很显然,温格认为此前他所倚重并取得成功的那些球员已经不再具备竞争力,因此他放弃了那些身材和力量具备优势的球员,转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轻盈而更富技术的球员。”

(图)温格的足球理念似乎并不完全关于胜利

在这一点上,加莱亚诺与上世纪决定足球基调的那些强调控球、痴迷个人技术的信徒们所谓的“好的足球”似乎迷惑了温格。这种“好的足球”总是更加关注那些个体闪光的时刻,当然了,极具天赋的球员们的确更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威尔希尔在2013年英超联赛中对阵诺维奇时打入的那一球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但这些精彩的闪光点都是“瞬间之美”。温格的球队在场上做的只是拍出一个个精彩片段。这些片段或许在YouTube上能够有着无出其右的点击率,但对于球队在联赛的排名并没有什么帮助。实际上温格的球队还是缺乏凝聚力,他们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整体性,特别是球队在无球防守的时候,当然在做无意义的传接球的时候亦是如此。而对于一支真正具有凝聚力的球队来说,每时每刻都应该全力以赴。

想要通过复杂的整体战术执行来诠释美丽足球的话,那么相关的战术布置就必须要做到详尽。但温格并不是这样。他的足球理念似乎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感觉。与约翰-卡索维茨这样崇尚即兴表演的导演不同的是,温格作为足球教练在比赛中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可以被量化的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对手进更多的球。四首主打单曲并不能做成一张风格一致的专辑。同样地,四个美妙的进球并不代表着美丽足球本身。阿森纳在每个赛季都不乏精彩瞬间,但在阿森纳那个传奇的49场不败之后,温格还未再次在一个赛季中保持着连贯性和统治力。如果你能问问著名的英国喜剧角色艾伦-帕特奇最喜欢阿森纳在2004年之后的哪张“专辑”的话,那么他的回答想必应该是“温格精选”。

【教条主义的傲慢】

与温格等其他很多教练(首先涌入我脑海的是罗伯特-马丁内斯)相反的是,像瓜迪奥拉、胡安马-利略以及赫梅斯等教练能够将控球理念与球队整体阶级和结构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美丽足球,也是我们得以看得见的“好的足球”。诸如赫梅斯治下的巴列卡诺、盖德麾下的智利球队帕勒斯蒂诺以劳德鲁普时期的斯旺西都曾因他们以整体性的方式贯彻控球战术而广受赞誉。他们与瓜迪奥拉治下的球队一样,不仅仅有着巴洛克式精致与纷繁,同时也能在整场比赛中保持充分的集体纪律性。

然而对于除瓜迪奥拉之外信奉这种巴洛克式执教理念的教练来说,问题在于想要让这种战术理念真正得以行之有效,那么你就需要最好的“有球”型球员。当然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类球员的身价可不便宜,甚至对于大部分非豪门的教练来说是不可能买得起的。因此,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来购买这类球员的话,你是会冒着负多胜少面临下课的风险坚持这种球风还是说你会调整战术以最大化地提升球队的战绩?

这就是让人感到不悦的地方。放弃以控球为中心的战术理念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正统”的足球丑陋行径,是一种伪命题式的战术变更。人们认为这种足球显然是不纯粹的,它从某种程度上玷污了足球,是一种肮脏而缺乏艺术性的战术理念。西班牙和巴塞罗那的中场大脑哈维在2011年接受《卫报》采访时称:“如今世界足球都以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国家队为标杆不失为一件好事,这并非是因为我是其中一员而是因为这应该是足球真正的模样。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攻势足球,而非是那种本着投机主义态度伺机而动的足球。我们会主动上前逼抢,我们在一直争取球权并发动进攻。然而有些球队则没有能力或是不愿意传球,那他们到底踢得是什么呢?这到底还有什么意义?这绝不是足球。配合、传递、展开攻势,这才是足球,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而关于教练,尽管我或许看到的还不够全面,但像克莱门特和卡佩罗这类的教练似乎推崇的是另一种足球。但至少巴萨的足球可不像他们的那样,还好如今大家都将我们的足球风格作为标杆和模范。”

“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我很高兴能看到如今足坛都更加重视天赋和技术能力而非是身体素质。如果不是这样的优先级的话,那么足球可能将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然而实际上这只是这些崇尚控球的狂热者们完全凭着主观臆想而生的教条主义观点。这些崇尚控球踢法的信徒们更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实际上只是为了延续那些以“新自由主义”理念经营的豪门俱乐部的垄断罢了。他们实际上完全是在这种垄断式的经营理念下踢球的,他们对于这种垄断的痴迷甚至高过控球。想要以这种方式挑战同样沿用这种理念的豪门球队,击败那些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球员无疑是徒劳的。无论是怎么尝试,最终的结果总是失利。这些球员的综合能力总是会比你手下的那些更好。他们的水平的更高;我们这里提到的水平是指那些基于“有球”领域的数据统计。金钱是能够高品质的。

那些崇尚控球和巴洛克风格足球的信徒们占据的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和“艺术成就”是站不住脚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足球之美”是“左派”足球那种基于球队集体性的治队结构和组织方式的话,那么从逻辑性和理论上讲它是行得通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支围绕善于控球的球员们建立但却没有集体主义特质的球队可能会在某些瞬间展现出巴洛克式的个人表演,比如说阿森纳和皇马,但这种足球理念的完整性显然是有所欠缺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战术制定中有太多地方并没有做出足够细致的布置。美丽的窗子换不来华丽的建筑。

像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马德里竞技、莱斯特城、和勒沃库森等真正以团队理念踢球的球队能够凭着对现代足球理念的理解,从而保持着稳定而出众的表现,用出色的战术执行力为观众带来美妙的足球。他们所展现的“足球之美”并非只在进攻端,他们所踢的是真正让人愉悦的美丽足球,是每名球员场均控球时间少于1分钟并致力于取胜的现代足球理念下的美丽足球。像哈维这样信仰巴洛克式足球的信徒们的最大误解在于他们将那些在无球状态下表现出色的球员们视为“暴徒”和“笨蛋”,然而这种想法远非事实。

足球分析领域还尚需时日发展才能引领评估球员水平的全新方式。而内置追踪系统的装置已经开始对诸如戈丁等善于选位、预判和跑位的防守专家们进行追踪测试了,或许他们在“无球”方面的各项数据将会被更好地解读和认可。已经有迹象表明,崇尚集体主义的足球理念将会引领足坛的新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以反巴洛克式足球的姿态而生,有望引领未来数十年足球的发展浪潮。

【西蒙尼的野兽派】

在绰号Cholo的西蒙尼治下,马德里竞技被打造成一支目标极为明确的球队,那就是全力争胜。新援们都会经历一个教练的评估与打磨的过程,以便最大化且最经济地帮助球队取得胜利。

在西蒙尼制定的球队战术中你看不到任何过分雕琢的地方。它基于萨基式的整体无球跑位原则,以应对球的转移、对手的进攻、队友的支援以及空间补位等等。这是一种空间极简主义,它会通过控制与这些变量相关的距离以切断对方球员间的联系和限制对手的进攻选择等方式制约对手的战术布置。

马竞在防守时会选择以舍弃控球权的方式来从横向和纵深两方面压缩空间。而当对方出现一些纰漏时,比如说传球失误,停球失误,反弹球或是不经意间背对球门方向接球时,马竞就会立刻施以富有侵略性的逼抢,从而做出默契而又犀利的转换进攻。

一旦得到球权,他们就会趁着对手立足未稳立即寻求展开攻势。如果无法直接威胁到球门,那么马竞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执行控球战术,将传至空旷地带以便拉开和创造向前传递的空间。他们总是会极力进行向前的传递,毕竟球门是在球员们的前方。倘若向前的传递没能找到前方的队友的话,那么也没关系,马竞会在转换防守时保持充分的整体协调性。比起一群椋鸟倒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群蜂拥而至的食人鱼般,球员们会立刻调转方向如洪水般立刻填补对方的进攻空间。这种战术理念十分明了地会一直寻求趋向完美的空间限制和跑位补位。

同样的战术布置放在其他球队中更多情况下鲜有会被贯彻得认真和富有侵略性。这似乎与西蒙尼那有着一定贬义色彩的绰号Cholo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译注:Cholo一词在西班牙语中是对混血或美洲原居民的一种蔑称,也指南美的匪帮,而实际上西蒙尼得到这个绰号是因为他在青年时期总是在场上精力充沛、不知疲倦,保持着强悍的球风)。

这些无球战术的原则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做出十分细致的调整,并将球队整体的协作视为是比个人控球技术更为重要的事情。在球场上,球员们知道随着比赛和对手的变化应该如何跑位。他们会像全力防守的拳击手一样进入到所谓的“口袋”中,并伺机展开反击击倒对手。这是智慧的足球,这也是美丽的足球。这种美主要源于球队整体的协作,它在任何一项团队运动中都适用。区别在于,相比较瓜迪奥拉的巴洛克式的整体足球,西蒙尼的整体协作更具野兽派的风格。

它与传统而教条的足球理念背道而驰,不以掌控球权为基准,同时也不会过高评估那些“有球”数据出众的球员。当然了,正如我们所看见的,有很多以巴洛克式足球角度出发的球队踢出了十分美丽的足球。不过与此同时,这种有些暗黑色彩的美学也在美丽足球的世界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于西蒙尼治下的马竞也好,还是拉涅利麾下的莱斯特城也罢,亦或是施密特执教的勒沃库森等球队,无论他们是否能够夺得锦标,但至少他们应该被视作是真正的美丽足球,纯粹的足球。诚然这种战术理念与克鲁伊夫和利略等战术理论大师的观点相异,但仍不失是一种合理的思路和球风。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野兽派的集体足球站在了以金钱为驱动并凭着“有球”技术实力受到诸多球迷崇拜的足球理念的对立面。它向很多人心目中将掌控球权视为“好的足球”的偏见发起了挑战。它很好地回击了为诸多豪门球队追捧的“右派”足球中所秉承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否认金钱能够换来高水平的足球,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足球理念。

如同荷兰的风格派绘画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一样,这种足球理念的创造性也是在对其自身的限制中得以提升的。它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踢球,以非传统的方式取胜,有着非传统的比赛节奏,而个人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被极大地弱化了。它所呈现出的足球让我们得以从更为细致而深刻的角度出发来欣赏和解读“足球之美”,这么说来它还丑陋吗?

或许将卢瑟-英格拉姆在1972年发行的那张专辑的名字用来形容它是最为契合的了——“如果爱你是一场错误的话,那么我宁愿就这样错下去”。

【结语:争论之后】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两种不同领域的价值观冲突进行了对比: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巴洛克风格与野兽派风格。这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来评估和判断球队与教练所处流派。当然了,这种评判本身也显得十分基本和主观,毕竟倘若想要更为精准地量化评定的话,那么还需要一定测量参数和标准。

不过至少以这种方式评估不同教练们各自的战术布置,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长久以来巴洛克式足球才是占据足球道德制高点的偏见。在足球的世界里并不存在这种所谓的制高点。足球美丽与否取决于旁观者,对于我们这些教练们来说,在评估战术布置的各个细节的时候更是要意识到这一点。球队的人员配置如何?球队的氛围如何?我们最佳的取胜之道是什么?

对于每支球队来说,他们都应该对培育一种团队的氛围,从集体的角度出发重视每个个体的意见、态度和特质;这也是无需辩论和探讨的。不同价值观争论的目的都是旨在以一种更为先进而开明的方式来进行球队建设,将谦逊与自身优势放在比获取物质财富和提升个人数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事实上,想要同时做到实现足球之美和获得出众成绩的话,这可能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式了。

至于在欣赏足球之美方面是站在巴洛克一派还是野兽派的问题,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也许您还喜欢:世界杯直播  亚洲杯直播  欧洲杯直播  足球直播

返回体育新闻首页>>

上一篇:  买A-戈麦斯,尤文可能用扎扎换


下一篇:  足彩前瞻:土超第34轮根克勒比利吉vs埃斯基谢希尔体育


百度搜索:何为“更好的足球”?以现代足球为核心的对比探讨

360搜索:何为“更好的足球”?以现代足球为核心的对比探讨

搜狗搜索:何为“更好的足球”?以现代足球为核心的对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