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崩
播报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围棋术语
大雪崩定式是与 妖刀定式,大斜定式 并称为三大难解定式的著名定式,最早由日本业余棋手以疑问形式提出,后由当时的日本棋院理事长 长谷川章 研究后首次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正式比赛中下出。由观战记者三堀将 命名。之后由吴清源提出内拐变化以后,花样翻新变化层出不穷。已被AlphaGo计算不成立。
演化过程
概述变化脉络
大雪崩定式的演化经过了将近一百年的历程,变化的脉络相对较为清晰,其变革的主线首先是贴目,随着贴目的增大,执黑一方往往会不满足于过去的定式而转而追求更高的效率。其次的主线是棋界风气的转变,早期的雪崩定式都是由日本棋手提出并深入研究的,之后吴清源提出的内拐为雪崩的变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剽悍的作战风格极大地影响了棋界,韩国定式偏向激烈紧凑的风格很大地影响了雪崩定式之后的变迁。
大雪崩雏形
如图1,是大雪崩定式最早的定型,黑13托靠的手筋反映了当时的风气。整个定型结构相对简明,黑棋偏于稳健。
然而能找到使用该定式的棋谱相对来说非常的少,可以说该定式出现不久就难觅踪迹了。
一方面黑棋角地太小,虽然比较坚实但是给白棋留下了两边的先手便宜。另一方面黑棋中腹两子对两边白子难以形成有利的作战,容易落空。
此定式过程之中变化相对较少,只有白14时有一些变数。初学者容易想到直接冲黑11和13之间的点,但是黑棋先外拐之后容易处理。
如黑棋不满于两边被利,也有一些改进的下法.如图2,黑角地更大一些,两边更加坚实,但依然是白棋作战有利。另外黑棋征子有利时可以选择图3。黑棋实地有所增加,但是白棋中央变厚,勉强两分。
大雪崩外拐取势的下法
如图4,黑13外拐,以及之后的黑15,17一连串是弃子取势的下法。其中白16虎是要点,单粘落后手。之后黑棋既可以利用中央白棋的气紧完整的封住白棋,也可以在边上挡下转而取地。虽说看起来比较灵活,但是黑棋落了后手而并没有达到相当的厚实,而且白棋的角地比较大,难以令黑方满意。
白棋过程中也可如图5,黑棋同样落后手,大同小异。
大雪崩外拐取地的下法
如图6是黑棋主动取地的下法,该型黑棋角地较大,虽落后手,但白棋外围并不是很厚,能点到黑27位比较愉快,黑棋或可接受。
如图7是白棋不愿意黑棋取势而于白20跳出后的下法。黑棋转而取地,相对来说黑将来作战不难掌握,白得先手,勉强两分。
吴清源提出的内拐
吴清源是于1957年2月20日 于第一届日本最强者决定战本赛对阵高川格的时候下出了内拐变化的(如图8)。黑棋在29引征之后,白棋走雪崩型,黑棋走出内拐的变化。虽然是吴清源走出的内拐变化,但是当时黑白的应对都还稍有一些次序问题。图8中白38是公认的疑问手,应该直接在40位断,而之后棋手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差别,逐渐形成了图9的定式化走法。但是图9的形状,执白总是稍有不利,因此渐渐走的人越来越少。白棋22走在25位之后的变化则是现代大雪崩的开端。至此,雪崩定式翻开了更崭新的一页。
现代定式
基本型
现代大雪崩定式基本图如图10所示,白棋22长之后,黑棋可于图10中5个点展开不同的变化。由于其中蕴涵的变化非常丰富复杂,故只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变化图。
黑棋上长
图11黑棋直接23位上长,先手吃掉角上三颗白子,途中虽然还有变化转换,但不失简明清晰。其中,黑棋24是形状的要点,根据场合的不同白棋也有27位长出转换的下法或者26走28争先手的下法。
黑棋在二路爬
黑1爬是容易想到的一手,黑单粘3是改良之后黑可以视场合继续连压然后大攻白棋中央一团。黑棋11飞罩比较紧凑,借助进攻来帮助自身整形,是好点。当然也不乏其他下法。白棋16出头后大致两分,双方都可接受。
黑棋直接点方
黑棋在7位直接点方,是反击的心态。之后黑棋放弃两子而在右边翻起来,之后白棋大致再补一手。黑棋获得先手,之后在边上还有发展。而白棋基本活净对之后的作战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或可接受。
黑棋在4位扳
黑棋直接扳有弃子取势的意味,其中黑棋12是贯彻意图的好棋,対之后周边影响力非常大。白棋9位扳是细腻的手法,此时黑棋如果回头吃白三子将形成打劫。
“简明大雪崩”
黑棋在2位单粘曾经被《围棋天地》评为“2006年十大定式”,因为之后的走法看起来极为简洁明快。其中的变数也只是在黑2之后白棋是扳起还是如图12一样吃住黑四子。
也许您还喜欢:
世界杯直播 亚洲杯直播 欧洲杯直播 足球直播返回体育新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