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体育吧

CC体育吧

业余球队故事3:球员集体流失球队吃官司,他们迈向20年

访客7120

今年41岁的蒋海还清楚记得,1996年6月6日球队成立时的情景,大伙都去买带钉的胶鞋,身为门将的他,买了一双白色的作业棉手套。

为了预祝香港回归,成都市举办了“回归杯”,这批一起踢了一年多野球的队员,临时买衣服买鞋子,组成了一支球队,他们要响应号召参加比赛。正式组队之后,就要找队约球。“我还保留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其他对手的电话,到处去约。”蒋海回忆。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小本子上的那些球队,都早已不复存在。

▲二十年之前,刚参加工作的蒋海(前排右一)一脸青涩

▲二十年之后,蒋海(蓝衣,右)成了大腹便便的替补门将

蒋海是球队的门将,当年队中最年轻的几名球员之一。球队的名字是“成都铁路友队”,顾名思义,队员都来自于铁路职工、职工子弟,以及跟铁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其他人。

在加油中国体育社区创建空间的30568支球队里面,能够存活20年之久屹立不倒的业余足球队凤毛麟角,成都友队是其中一支。

“我从球队的主力门将,变成了现在的第三门将。”蒋海叹着气。他不是抱怨自己地位的下降,而是感慨时光的流逝。包括他在内,在这支队伍里面坚守20年的,一共有5名队员。2010年,蒋海成为球队的领队。

在业余足球队中,当领队是一门苦差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坛子的苦水。2009年到2010年之间,是这支队伍最低迷的时候。蒋海还清楚记得,最难的日子是2010年的夏天,他刚成为球队领队,和前任领队在发展理念上出现了分歧,约好了跟别人踢比赛,结果时间到了,整条后防线全部没来!防守队员找各种理由请假,全队经常只有11个人,全部上场,场边没有一名替补。雪上加霜,蒋海受伤腿部骨折,他打着钢板站在门前,充当一下人数。“总好过10打11。”煎熬了两个月,他们只得去别的球队四处借人。


球队走到了生死边缘,很多业余球队都会经历类似的瓶颈期,最终的结局往往是解散。友队抗住了打击,他们的转折点在于:放开眼界,面向社会,成员不再局限于铁路。

他们广纳新人,现在的40名球员中,有一名是曾经入选国家少年队大名单的守门员、一名前五人制的国脚、一名前新加坡的职业球员……他们开始做球队文化建设,比如,有了队徽,有了LOGO,还规定主场队服永远是绿色。

2010年12月12日,友队加盟加油中国体育社区,成了泱泱大军中的一份子。领队蒋海每周都要往社区里的球队空间中添加信息:战绩、照片、出勤率……还有赞助商LOGO。球队的第一个冠名商,在2011年初到来,对方是一家名叫钵旻家政的公司,给了他们1000块钱,冠名一年,队伍于是改名叫做“钵旻家政友队”。第二年换成了一家连锁奶茶店,涨到了5000。蒋海很满足:“服装费、团年费都有了。”

今年6月,他们迎来了新的赞助商——如一装饰公司。于是,队伍改名为“如一装饰友队”,二十年走来,往日铁路职工的痕迹,已经了无踪影。

球队重新走上正轨,但意外又不期而至。去年,在比赛中友队的一名球员撞伤了对方的另一名球员,对方将他告上法庭,索赔12万。这是队伍遇到的第二次重大危机。“我们接到了起诉书,很多队员都在观望,弄不好,所有人都会流失。”幸运的是,他们打赢了这场官司,最终化险为夷,球队得以继续前行。

历经坎坷,如一装饰友队逐渐归于平稳,今年的加油中国冠军联赛成都赛区比赛,他们在A组排名第一,这是建队二十来的最佳战绩。


蒋海有一个计划:“2017年春节之前,我们要搞一个建队20年庆典,我要把这些年来在队中踢过球的老队员、支持过我们的历任赞助商,还有关心我们的一些朋友,统统聚拢起来,好好庆祝一番。”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